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每年 9 月份入学,各个社交平台上都会有大批量新生发问:“我是计算机专业,我要买什么电脑合适?”。说实话,笔者对于这些计算机硬件也属于是一窍不通,如果读者自认为比较了解电脑配置则可以跳过本章节,反之若是很不幸与笔者相同,那不妨往下看看笔者挑选配置时的一些思路。
电脑组成
首先我们需要知道,
-
按照配置,电脑大致可以分为轻薄本和游戏本两类(某些标称自己为全能本的垃圾东西建议直接忽略):
- 轻薄本:主要是没有独显,所以性能上较差,但是足够轻便,续航也不错
- 游戏本:带独显,性能强劲,但非常重,续航也很差
-
按照系统则通常可以分为 Windows、MacOS 以及 Linux:
- Windows:较为普遍和通用的系统,但可能会遇到各种 bug(比如经典的蓝屏问题),以及没有一个类 unix 的终端会导致很多事情干不成
- MacOS:苹果自不必说,续航持久,轻便,性能足够,但学校作业要用到的某些代代流传的特定软件可能无法找到替代
- Linux:基本上服务器都使用该系统,无论你是选择 Windows 还是 MacOS,都要会使用(至少基本使用)Linux
- 鸿蒙系统:这种东西至少现在还是先别拿出来说了
一台电脑中我们需要关注如下配置:
- CPU:电脑的核心,通常来讲关系到你的电脑“快不快”,一颗好的 CPU 可以缩短你程序的编译时间
- 内存:每个应用运行都需要占用内存,内存的大小也将关系着你的工作效率
- 硬盘:存储数据的地方
- 显卡:负责图形渲染,分为核显和独显,独显通常会更贵(当然也就更好)
- 屏幕:一块好的屏幕可以让眼睛干活的时候舒服一点,但没必要强求
- 网卡:这个一般不会标注出来,纯靠抽奖(抽到螃蟹网卡的可有罪受了)
我们的需求
首先需要纠正一个误区:学计算机专业 ≠ 需要一台配置很高的电脑。对于大部分你能叫得上牌子的电脑而言,日常的代码工作完全可以胜任(不考虑额外的游戏等需求)。通常而言,在本地只会写一些普通开发或者小工具的代码,这些代码不会耗费太多资源,而对于那些需要大量资源的程序,如:大模型,我们通常会本地连接远程服务器,在远程服务器上去运行(主要你本地也跑不动,不会真有人打算拿一张 4090 去研究大模型吧 😭)。而在大学中又会有各种各样的地方需要用到电脑,我们不得不背着电脑到处乱跑,所以相较于拥有高配置来讲,便携性以及续航更是我们所需要的。
因此,我们明确了需求:我们需要一台在自己预算范围内轻便、续航长、性能看得过去的轻薄本。
如何选择
事实上,预算在选择中的占比是很大一部分,倘若预算充足,那么建议直接使用上 Mac。前文提到,Mac 或许可能无法用某些学校的软件,但是个人认为这些不是大问题,毕竟一台电脑你要用 4 年甚至更多,而你在这 4 年内需要这些特定软件的次数很难超过 4 次,并且你总会有其他方法曲线救国(装个虚拟机什么的),因此此因素不影响最终决策。对于 Mac 而言,个人体验最低配置为:
- CPU:M2 芯片(一定要是 M 芯片,intel 芯片的 Mac 等于垃圾)
- 内存:16GB
- 硬盘:512GB
- 其他:不要带 Touch Bar,很容易误触
倘若预算没有那么多,抑或是对 Windows 情有独钟,那么个人推荐的 Windows 配置如下:
- CPU:一定要是 intel 芯片,amd 只会让你的电脑不停地蓝屏
- 内存:建议 24/32GB 起步,实在不行可以降级到 16GB
- 硬盘:建议 1TB 避免硬盘焦虑,同样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降级到 512GB(内存和硬盘二者优先保证内存)
- 显卡:如前文所述,若没有特殊需求,基本不需要独显,用自带的核显即可
Windows 电脑的牌子五花八门,其实就笔者而言,只要是正规渠道(优先官网,其次京东/淘宝的品牌旗舰店)购买的正规牌子(耳熟能详的,如联想、华为、荣耀等)的电脑,基本都不会差太多,实在不行也可以各大社交平台转一圈,搜搜测评,挑一款自己喜欢的就行。
最后提一嘴:如果你有华为的其他设备,又想买一台 Windows 的电脑,那不妨试试华为 MateBook(D 系列除外),手机厂商做的电脑续航会更好一些。虽然目前华为的 Windows 授权又没了,但可以买个 Linux 版本自己装个 Windows 的系统。